通货紧缩不可持续,通货膨胀同样如此。(中庸之道,也是普适真理)

除非一些特殊时期,人类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大都在0-3%区域。超过相应限度的通货膨胀,就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量少于通货的增量,必然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储存各类货物商品。

有地可耕,且经常使用以物易物方式获得生活必需品的农民,承受通货膨胀的能力自然较强;但在现代工业社会,绝大多数普通公民并不直接生产各类生活必需品,只能先获得通货(也即货币),再到市场上购买。一旦其劳动报酬的增加速度长期低于通货膨胀的速度,生活品质就会不断下降,直到超过某一界限,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国家崩溃。

这是所有现代工业化国家都必须有效地控制货币发行总量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殖民扩张造成的人类社会第一次大范围通货膨胀,除了战争手段之外,很大程度上是靠大规模的移民,和大规模的奴役来解决的。欧洲失地农民或城市贫民大量移居美洲和大洋洲,大量非洲甚至亚洲土著被转卖成为奴隶,不仅缓解了欧洲本土的社会压力,也迅速地创造出了足以平衡通货膨胀的社会财富。当然,在殖民后期,科技的不断进步,又进一步地提高了社会财富增加的速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人类社会的通货总量,终于成了各国政府手中的“软柿子”,可以随意拿捏。而且有了过往几百年的经验,一般情况下,各国的货币发行总量都会和本国经济发展的程度基本相当。发达国家大都以每年 2-3%为合理通胀目标,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突飞猛进时,则可以放宽到 5-10%。

所以,在现代社会,存钱虽然风险极低,但收益多半都是不划算的。银行给的利息,通常都不足以抵消通胀水平。然而,大多数人的知识层次、见识范围和个人能力,都不足以有效掌控各类直接投资(各类企业)或实物投资(房地产等),这两种投资类型的资金运用效率通常也都不高,难以平衡或及时摆脱各种风险——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

于是,系统化规范化的金融投资便成了提高社会财富整体运用效率的必需环节。

最初的股票市场荷兰建立,其主要目的,正是为了分散远洋探险的可能风险。

当然,假如人类社会的经济成长陷入停滞,科技创新和经营创新变得越来越罕见,大多数投资产品的回报率逐渐趋同,金融投资多半也会跟着萎缩。好在,这至少也应该是几十上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加客服微信:3304222535 开通会员免费下载,

备注:【永久会员】

请一定要填写备注,否则不通过!

也可扫码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
这是一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