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奋斗者精神(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你如何理解奋斗者)插图

华为内部有一套自己的语言符号体系,很多术语一看就是华为式的,如主攻战场、上甘岭、呼唤炮火、重装旅、预备队、铁三角……你如果在工作上和一个华为人合作,能够很快分辨出对方来自于华为这个组织,而且会感受到这个人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好像这家公司的人都这样。

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一,华为只花了三十年的时间。即使是在美国竭尽全力封锁打压的危机下,华为依然在新赛道上突飞猛进。到底是什么在驱动着这家公司的高速发展?

研究华为的专家、学者很多,还包括大量的前高管和员工,但每个人的解读似乎都不同。写华为的书很多,看起来都有道理,但是看得越多,越觉得捉摸不透。是铁三角的市场能力?还是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或者说因为分钱分得好?

这些看起来都对,但似乎都在表面,有没有更底层的驱动力?

奋斗

四十不惑。可是任正非却在这个时候被逼无奈开始了创业。只靠自己?已经四十多岁了,肯定不行,只能靠别人。“只要我不要钱、少要钱,世界就是我们的,如果我要钱、多要钱,世界就缩到我家了。”这是任正非的金钱观,更是他的人生哲学。是脚下的果实,还是远方的星空。如果选择远方的星空,就必须要放弃脚下的果实,把它们分出去。分给谁?和自己一路同行,一路奋斗的人。

“以奋斗者为本”这句话非常简单,但是做起来又是如此艰难。如何克服人性的贪婪,需要功夫。有华为员工讲,在华为好好干就行了,公司一定不会亏待你。为什么员工有这种感受?因为只要付出,就一定能得到公司给予的回报。华为通过一系列方式,“不让雷锋吃亏”,“不让雷锋穿破袜子”,"不让焦裕禄肝病“。

奋斗了,就有回报,员工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呢?这也是华为在新员工培训中就强调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一个组织的长期生存,无法靠无私的付出,组织的发展要靠集体中每一个人对于自我利益的持续追求。

任正非不懂技术,不懂产品,但是懂人性。在华为内部,任正非其实是管人的,他是人力资源的事实一把手。任正非让懂产品的抓产品,比如徐直军(现任华为轮值董事长),而他自己抓什么?抓人力资源,抓干部,抓文化,抓思想,所以,华为才会提出来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优先于财务资本的增长速度。

华为每年有不少人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离职,但是很少有人会对华为有负面的评价,尤其是对于离职哪怕大半年后,华为依然兑现年终奖记忆深刻。

只分钱够吗,不够,马斯洛把人的需求进行了分层,认为人只有在满足底层需求之后才会有高层次的需求,实现温饱之后,才会追求尊重、个人实现等。但现实社会中,并不是这样。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同时存在的,哪怕是一个生活在温饱线上的人也有基本的尊严。所以,华为除了分钱,还分任何能分的东西,提拔、权力、荣誉、成就感。

任正非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接受过外部任何的评奖,但所有的媒体光环都给了高管们,余承东孟晚舟、徐直军…以至于现在有些年轻人认为华为的老板是余承东,其实余承东只是华为消费者BG的负责人而已。

有些企业想学习华为的奋斗精神。可是只有学习了“奋斗”,却缺失了“以奋斗者为本”的保障机制。这种企业是走不远的。

华为的奋斗者文化就是如此而来。通过以奋斗者为本、让奋斗者都能得到回报来鼓励大家都成为奋斗者。

文化就是这么形成的。

有一些企业家认为,在团队早期,不需要关注所谓的文化。只要赚到钱就可以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有了集体,就自然会产生“文化”。中国人是讲究人情世故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果没有正向的引导,团队中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潜规则,表面的平静下是暗流涌动。随着人员规模越来越大,潜规则会越来越严重。

一个企业只要有了团队,就应该建立一套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体系,而且这套价值观不能违背人性。只喊付出的企业是无法凝聚人心的,也不能得到大家内心的认同。但是这一点常常被扭曲。

有些企业在经济大潮中赚到了一些钱,迫切需要装点门面,开始搞各式各样的仪式来装饰自己。有些热衷于国学、孔孟之道,有些醉心于王阳明心学,有些痴迷于老子。这些都是把人放到一个无法到达的道德高度,用一些教条去要求员工,却无视大多数人的实际状况。这样的方式只会催生虚伪、假大空。表面看起来好像有文化,但是和商业、人性背离。这样的文化只是表面热闹而已。

华为从来不做这种虚头巴脑的动作,文化价值观的每一条都直指本质。

以奋斗者为本——奋斗者,必有收获。

余承东带领下的华为手机业务,从运营商贴牌机到世界第二,用了八年时间,这背后激励制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标实现,马上奖金到手,发奖华为从来不手软。除了奖金,还有各种各样的荣誉,让人应接不暇。

让所有员工都知道,只要我奋斗了,公司一定不会亏待我。这样,组织氛围就起来了,每一个人都在往前冲。而不是在冲锋之前,还要想想,公司会不会在我打仗回来真的给我奖励。做到了”以奋斗者为本“,才能让集体长期奋斗。用一位华为主管的说法就是:在你的面前永远晃动的是两面旗帜,一面是目标,一面是“赏金”,左手实现了目标,右手就接过了银子,还有大红花。

财散人聚。无论是70年代人,还是80年底,或者90后,大量的华为员工坚守在战乱、蛮荒的中东或非洲,背后没有好的激励机制,这一切都不可能。华为二十万的员工,他们相信奋斗的前面是胜利和奖赏,鲜花和掌声,所以他们才敢于付出。

理想和使命

华为创业早期是做小交换机代理的,毛利很高,当时深圳就有上百家代理公司。当时是完全的卖方市场,产品根本不愁销量,经常卖断货。华为和其他代理商不同的是,承诺包退包换,“订货与退货一视同仁”,孟晚舟因为形象亲和,被印在了广告页上。为什么在别人都不这么做的时候,华为这么做了?

很多时候,事都是华为自己找的。在过去中国快速发展的三十年,华为错过了一个又一个风口,房地产、多元化、资本市场……

任正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创业的早期,他经常穿着大裤衩到公司,要么给大家送吃的,要么带大家去吃宵夜。任正非也经常“吹牛”,未来华为要三分天下,华为要建立自己的“贝尔实验室”。有人当笑话听,有人当真了。如今,贝尔实验室已经名存实亡,而华为成为了全球第一。

一个理想主义者周围聚集了一群理想主义者。“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新来的人在环境中被感染而改变。美国的打压和封锁,更激发了这个组织的韧性。用华为内部一位高管的话,外部的压力反而让华为这座堡垒更强了。

雷纳托?隆巴迪是华为米兰(意大利)研究所的所长,他是微波行业的顶尖专家。这样的人加入华为,不仅仅是因为金钱和福利,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实现个人理想的平台。华为专门为这位专家在米兰建设了一个研究所。

对于高学历、高素质的群体来说,除了金钱,他们也需要理想,而华为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华为成立以基础研究为重点的庞大的2012实验室,基础性研究经费占整体研发费用的30%。十几年累积研发投入超过6000亿元,堪比国家专项投入。华为的业务覆盖全球几十亿人。这些都为年轻人提供了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平台。一位在非洲国家工作超过10年的华为员工曾经骄傲的说,这个国家的通信网络是我们建设的,我们帮助他们实现了每天用手机打电话的梦想。

中国机长》上映时,任正非去看,观影时忍不住流泪。这是类似的经历产生的共鸣。3U8633航班成功降落了,华为被美国打得伤痕累累,也挺了过来,2022年上半年营收3016亿元,已经站稳了脚步。

华为内部很喜欢看影视作品,《南征北战》、《阿甘正传》、《可可西里》、《2012》、《晋商》、《汉武大帝》……无不是充满理想主义的作品,而且华为看了就学习。比如一位高管在看了讲旅英归国的科学家黄大年的电视剧《黄大年》之后,提议公司搞一个黄大年咖啡屋,专门用于团队自由思辩。这个建议得到了任正非的认可,在华为每一栋办公楼都建有黄大年咖啡角。

如果一个组织能够建立一种理想,同时又有一套公平的、有吸引力的、让人信服的价值分配体系,那么整个组织无疑会被极大地激发。

华为通过员工持股让公司和员工真正成为了命运共同体。企业兴衰影响着每一位员工,而每一位员工的行为也在影响着公司。大量员工的身家性命都绑在了华为这条大船上,包括任正非和所有高管,他们没有别的财富,只有华为的股票

客户

在华为的文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客户”。任正非说,我们要以宗教般的虔诚对待客户。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这一年任正非带几位高管第一次走出国门。出国之行的目的地是美国。二十年前,美国和中国的巨大差距,让任正非大受震撼,也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1997年,任正非带领数十位高管又一次奔赴美国,他们参访了惠普思科、贝尔实验室、IBM等公司。当时正值圣诞,美国一片喜气洋洋,而华为的一众高管却把自己关在宾馆内开会。这次美国之行,让任正非了解了企业经营的本质——以客户为中心。

回国后,华为请咨询公司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组织大变革,从产品研发、供应领,到财经体系、人力资源,几乎所有的领域全部变了一遍,前后历经20年,花费超过300亿。IBM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价值观上IBM奉行客户第一,着眼于市场而不是自身,用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持续为客户提供第一流的产品和技术。这些都是华为学到的,而且进入了自己的价值观。通过这些变革,让华为建立了一整套客户导向的机制和流程。

企业经营一定都是围绕客户展开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与此相悖的做法只能走向失败。

华为向美国企业学习是全面和彻底的,内部很多的语言词汇都是IBM做咨询时所保留下来,比如IPD,ISC,BLM等等,而这些词又从华为传遍了中国的企业界。任正非曾经非常赞赏美国,在他过往的讲话中体现的非常清楚。不过任正非的赞赏,更多地是学习,向优秀的人学习,自己才能变得优秀。即使受到美国的极端打压,华为依然该抗争的抗争,该学习的学习。

华为在向外部学习的时候从来不会挑肥拣瘦,而是彻底地自我改造式学习。华为提出著名的变革三化理论,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没有僵化地执行,就不会对流程有充分的理解,没有充分地理解,就无法因地制宜地优化,而优化过的流程要通过IT固化在组织中。方法很清晰。国内很多企业也请外部咨询公司,但是如何理解和落地变革,是一个企业能否变革成功的关键。

华为从内部有一个互相推荐书籍的传统,书籍种类兼容并包,不局限在通信技术和企业管理,还包括历史、哲学、文艺类书籍。在华为的新员工培训中,观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部门中,也经常有集体观影和读书会。有不少员工说,华为像一个校园。

以客户为中心的反面就是以领导为中心。在华为内部有一个经典笑话,任正非有次去南京研究所考察,在办公大楼下的水池边无意说了一句话,水池可以养泥鳅。没想到过了几天,真有人开始在水池中养泥鳅。这件事在公司内传开,被视为负面典型。

华为内部从来不搞迎来送往,不管多大的官,在出差的时候都是一个人拎着包就走,到了当地自行打车前往目的地。曾经有干部去机场接任正非,被就地免职。任正非一直讲的话是,好的员工应当眼睛盯着客户,屁股对着领导。

自我批判

过往的成功不是未来成功的保障。领先往往会成为领先者的滑铁卢。

很少有企业会如同华为一样如此高频率地提及失败。很多企业家从来不提及自己的错误,永远是一个成功伴随着另外一个成功。这背后是自大。自大者必然不会向别人学习。只有自谦者才会向外部请教。华为和任正非是后者。

市场有很多关于华为的书,但是华为官方授权的书不多,官方第一本就是《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书名让人心生恐惧。华为一直在讲,自己的最低刚领是活下去,最高纲领也是活下去。这是对市场的敬畏,对客户的敬畏。

华为内部的会议上,几乎不唱赞歌,但批判起来个个不留情面。内网上也经常有各种批判的声音,动辄冬天来了。华为的蓝军部不停地指出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炮轰起来毫不留情。在华为的心声社区上有一篇点击量很大的文章,标题是《任正非的十宗罪》,里面列举了任正非的十个典型问题。在华为员工眼里,任正非是老板,但也是一个同样存在很多问题的管理者。

华为每个部门定期都会举办民主生活会。这个会议就是自我批判大会,从一把手开始,先批判自己,讲自己的问题,接受部门员工的监督。

华为的市场部曾经做过一个重大的举措,各部门一把手同时向公司递交辞职信和竞聘信,重新接受公司的挑选。这件事在公司内外引起了巨大的振动。而“烧不死的鸟是凤凰”这句话也在此场景产生,在华为公司内部广为流传。从此之后,干部能上能下在华为成为了司空见惯的事情,一个干部做的不好,马上就被降职。但是一年后,可以和其他员工一样再去重新争取新的机会。

文化价值观

我们不去考虑学术化的定义。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竞争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关于企业如何生存、发展、壮大的核心观点及价值观,以及围绕着这些价值观所建立起来的机制和系统。仪式和符号等只是这套机制的外延。

比起标语、口号、仪式来,企业文化更关键的是创始人和各级管理者在做些什么,行为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大于语言。这些企业的核心人员在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奖励什么,惩罚什么,这一切都会被全体员工看在眼里,并且效仿,文化价值观从而在整个组织中得到传播。

2002年,华为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负增长。3G研发投入巨大,但国内市场迟迟没有启动,同时又错失了小灵通的发展机遇。2003年初,华为的中高层管理层共同降薪,申请书中充满了和公司共命运的激情,而员工层面无一降薪。关键时刻,干部的行为是旗帜。

任正非曾经要去中东战乱国家出差,被当地员工劝说战乱期间不要过来。任正非说,我若贪生怕死,何来让你们英勇奋斗。

在华为,华为大学是整个组织的思想中枢。新员工入职的第一课就是从华为大学开始,在NEO(新员工入职引导)项目中,7天的时间没有讲任何产品和技术,都是围绕着价值观和融入展开,让每一名新员工更好地理解、认同公司的文化价值观。随着职业生涯的展开,他们又不断在自己重要的转身节点进入大学,参加一个又一个赋能项目,青训班、管理转身班、高研班等等,在这些课堂中,除了术之外,依然有大量的时间在“道”的层面。这些道就是文化价值观,以不同的形式展开,案例、论文、辩论等。

在华为的司机队伍中,也有定期的集体学习,内容更多是围绕文化价值观展开的讨论,反思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华为成功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地带,让组织产生了很大的免疫力,能够抵御外部世界的投机主义、个人主义。一些华为员工在离开公司后,到了社会上,甚至有一定的不适应感,如同一个从象牙塔中初涉社会的少年。很多离开的员工都会感叹说,和社会比起来,华为太单纯了。这里,大家都相信同样的事情,大家都觉得付出必有回报,大家会赢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任正非曾经说,资源是有限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华为的胜利,其实是文化价值观的胜利。

加客服微信:3304222535 开通会员免费下载,

备注:【永久会员】

请一定要填写备注,否则不通过!

也可扫码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
这是一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