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金融投资,无非是付出一定数量的通货,期望未来获得更多数量的通货回报。没有通货,就没有金融活动,自然也就不可能有金融投资。

殖民时代之前,全球自然形成的通货,是黄金白银(很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带头作用)。但不论是中国还是欧洲,黄金白银的产量都十分有限。换个角度,也可以说,在找到美洲之前,欧亚大陆(包括北非)的金银矿藏,能开采出来的,已经基本开采完了。

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没有天敌,繁衍能力也堪称强大,任何一个能基本稳定十年以上,没有战争或瘟疫的规模社会,财富都会不断增加。如果地处富饶的热带,食物不愁,衣住不费,稍有积累便及时行乐一番,倒也还好;但若地处贫瘠的温带寒带,必须提前准备足够物资应对寒冬和各种因素带来的饥荒,就会形成积蓄传统,其社会财富总量也就经常会膨胀到通货不足的地步。

现代经济学告诉我们,为了畅通交易,通货的总量必须随着财富总量的变化而变化。财富过多,通货过少,就会出现通货紧缩;而且越紧缩,持有通货的人就越不肯拿通货去换实物。很多时候只能以物易物,交易成本大增,商品流通凝滞,严重拖累经济。

历史上东西方很多国家,也都曾经使用各种各样的代币(以铜币居多),但发行代币的古代政府又常常因各种原因(战争或敛财)而有意无意地破坏其信用,通常都延续不了太久。

通货紧缩长期持续,投资活动也会逐步萎缩,藏在罐子里埋在土里的金银财宝越来越值钱,劳动力和其它商品自然也就越来越廉价。伴随着长期和平之后的人口膨胀,一旦出现因为战争或气候因素导致的大规模饥荒,资产者又不肯开仓赈济,最终的结果,便都是民不聊生,烽烟四起。

以上,是古代社会动乱循环的金融因素。

为了防止这种通货困局,中国宋代仁宗朝(约1000年左右)曾经发明过“交子”,但因货币信用管理不佳,最终失败;12世纪早期城邦时代的威尼斯,也曾发行过永续债券来代替部分货币功能,后来也因为战争而崩溃。(流动性的债券市场后来又在荷兰和英国等地方重生,算是现代金融市场的源头)

加客服微信:3304222535 开通会员免费下载,

备注:【永久会员】

请一定要填写备注,否则不通过!

也可扫码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
这是一张图片